adtop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车 > >正文

资深剪辑师萧汝冠忠告导演:别在自我世界里迷路山海训练营

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山海训练营正在广州中旅·阿那亚·九龙湖举行。7月13日下午,资深剪辑师萧汝冠带来公开课《剪辑视角:从素材把控到成片逻辑的核心要素拆解》,分享了他与侯孝贤、杨德昌、陈为军等不同风格的导演合作的幕后故事,为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创作启示。

萧汝冠强调,剧本仅是电影的“施工蓝图”,真正的创作始于拍摄阶段。“为什么好剧本会变成一部烂戏?因为文字的魅力未必能直接转化为画面感染力。你作为导演,有没有本事把自己的意志最大化,考验的是你调教演员、调度场景和善用影像风格的能力。”不同导演有不同的工作风格,萧汝冠以他合作过的两位著名导演为例:“杨德昌是极少数可以让影像精准还原剧本的天才。素材拍完,我作为剪辑,基本只要确认开始和结束就够了。但侯孝贤导演充满了即兴创作。他的重点是把场景选好,故事只需要雏形。”

在萧汝冠看来,导演对自己的作品通常是最熟悉的,但这容易导致当局者迷:“你脑中有一整个宇宙,但观众可能只看到一块石头。”此时,剪辑师可以适时充当局外人,提醒导演跳出自己的世界。“有时候我看到导演的脚本改了几十稿,真是又感动又担忧。感动的是他们的认真和努力,担忧的是改的次数越多,证明他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我要做的就是提醒他们,一定要考虑观众的接受度。”

萧汝冠分享了他与《生门》导演陈为军之间的一件趣事:“我跟他有一个共识,要做当代的白居易。因为我们的创作标准就是让老太太都看得懂。”在他看来,大部分观众看电影,看的还是故事本身,“我经手的影片一定要有起承转合、跌宕起伏,让大家看得懂、看得下去”。他是13集纪录片《生门》的剪辑,每一集都遵循“诱发——冲突——化解”这经典三幕剧的形式,从两千多小时的素材中梳理出13集好看的故事。

面对学员的作品普遍“弱情节强情绪”的特点,他提醒:“如果情节偏弱,就必须用极致的美学和个人风格来支撑影片,否则观众凭什么看下去?”他也提到了人物塑造对剧作的重要性:塑造丰富的层次,避免让人物工具化,才有说服力。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分享到:
图库
最新文章
主打“精智感”试驾一汽奥迪Q6Le-tr
受特朗普关税影响,Stellantis推
宝马携手Momenta合力打造智能驾驶辅
市场研究及消费者情报公司NIQGloba
国家统计局:中国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
国家统计局:中国经济下半年会继续保持稳中
新型存储,谁最有希望?
走进海派地标,上海文旅在竖屏里扩圈
推4款车型风云A9L上市置换抢购价13.